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日本人给人的印象一般都是细致、认真、严谨。但近年来,日本学术不端现象频发,受到广泛关注。被揭发的学术不端的学者都受到较为严厉的处理。
2013年12月26日,东京大学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该校分子细胞学原教授加藤茂明研究室自1996年至今撰写的165篇论文中,有51篇存在210处学术不端行为,包括伪造的学术实验图像等。加藤茂明此前被发现存在论文数据捏造问题,于2012年3月辞去东京大学教职。加藤教授迄今为止从国家申请了约30亿日元(约合1.7亿元人民币)的研究经费,东京大学正在研究将这些研究经费返还国家。
近年来,日本学术不端行为频发,之前的2012年5月,日本麻醉科学会公布了“学术打假”成果,日本东邦大学副教授、麻醉医生藤井善隆长期捏造医疗论文,达193篇。藤井善隆曾在国内外的23个学术杂志上发表过193篇医疗论文。英国专家针对他在1991年到2011年发表的193篇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被其引为论据的169个研究对象的体重、年龄、身高、血压等数值均与实际情况相差巨大。为此,日本麻醉科学会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核实藤井善隆供职过的医疗机关里不存在相关医疗病例。
随着日本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一些学术不断行为与外国人有关,其中不少与中国人相关。如2013年10月,早稻田大学发表声明,由于中国籍留学生的博士论文多处盗用他人研究成果,学校进行内部调查后发现,这篇论文至少有64处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或网络上的内容,违反基本学术道德,决定取消授予其的博士学位,这是该校自创立以来首次取消博士学位。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