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首页 普通高考 中考招生 研究生招考 对口单招 成人高考 自学考试 非学历证书考试 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 留学快讯 留学服务 留学规划 访问学者 留学语言 留学国家 留学生活

英国

美国

澳洲

加拿大

韩国

新加坡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日本

新西兰

其他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日本 澳洲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新西兰 韩国 新加坡 其他

美国留学生活中的饮食趣事

2016/9/22 15:50:13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美国

  2008年,在北京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小短文《家乡菜的味道》,记得是在北京吃绍兴菜的经历和一些感受。如今,身在异国,提笔再写家乡菜的味道,心境有相似也有不同。

  大学毕业,拉着两个大行李箱,装着被子、枕头、夏天的短裙、冬天的大衣,坐了20个小时的飞机,来到美国,开始我的研究生生活。那是一个位于东 南部的小镇子,我和朋友都笑谑着说这是一个“大农村”。确实,这是一个围绕着大学而慢慢建立起来的小镇子。村儿里的生活简单纯朴,没有纽约的灯红酒绿,没有洛杉矶的琳琅中餐,没有华盛顿的历史古迹,有的是一种纯正美国生活的闲适,或者是无聊,参杂着看论文写论文的忙碌。

  刚到美国的时候,公寓并没有着落,自然没法自己做饭,于是就开始了麦当劳、赛百味循环的日子。

  都说,番茄炒鸡蛋是99%的留学生做的第一道菜,可能是因为它简单好学,可能是因为它滋味鲜美,也可能是因为它有属于中国的颜色——红色和黄 色,让人潜意识里心情愉悦,能产生一种安慰。说来奇怪,直到现在,我的脑子里还是能清楚地浮现出那盘菜的模样:鸡蛋炒老了,有点棕色的焦了的痕迹;番茄块儿切小了,软趴趴地基本没有了原先的形状;水放多了,炒菜有一种变成汤的嫌疑。理论上来说,这是一道失败的番茄炒鸡蛋;实际上来说,这是一道被我们吃了个底朝天连一点儿汁水都不剩的番茄炒鸡蛋。吃完以后,我们沉默了一会,然后又开始嘻嘻哈哈地打闹。我不知道沉默的一小会,她们想了什么,而我却想到了我妈在厨房的身影,好像听到了各种肉、菜、鱼在锅里噼里啪啦翻腾的声音,一番如唱戏搬的热闹后,神奇地变成了餐桌上一盘盘热气腾腾的菜。没有精致的餐具,没有讲究的摆盘,甚至没有好看的颜色搭配,却是吃了二十几年仍不变的好吃味道。

  到了美国后,在家连煤气灶都不会开、菜场都没进过、更没做过一道菜的我竟然华丽变身董大厨。从我妈的远程视频指挥,到对着“下厨房”美食网站的 菜谱,到向各种“酒肉朋友”偷师,再到自个对着中餐馆中意的菜式研究各种成分后回家自我尝试,在美国,我的厨艺完成了“零突破”的质的改变。我妈拿手的红 烧排骨、我妈爱做给我吃的清炖乌鸡汤、我妈逼着我吃的西芹炒肉、我妈爱吃的酱汁鸡爪……我都会了;我妈不会做的西安肉夹馍、北京豌豆黄、山东大包子、四川水煮鱼……我也会了。硕士毕业那会,我妈亲临美国,检查我的毕业收获(学业上和厨艺上),承认我青出于蓝而远胜于蓝。

  美国各国美食那么多,在吃完牛排、意面、寿司、墨西哥卷饼后,华人为什么还是要转身,一头扎进熟悉的中餐馆子里?有人说好吃呗,有人说吃习惯了,而我觉得,在心底的最深最深处,吃中餐可能让我们有一种心灵上的归属感,熟悉的味道让我们觉得安全,熟悉的烹饪手法让我们觉得离家乡近了那么一点。红烧的浓油赤酱让我们想到故宫的红,清蒸的清淡让我们想到江南的素雅,油炸的火热让我们想到西南的热情。有的时候,吃的并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食材,更多的是一种对家的思念,一种家乡的味道。

  时隔六年,提笔再写家乡菜的味道,心境似乎变了,却似乎也没有变。日渐成熟是岁月的赠与,而不变的仍是对家乡的依赖,对家的牵挂,和对家人的想念,但是在美国的移民生活同样能带给我生活上的安慰,还有自身的越来越成熟的成长!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