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首页 普通高考 中考招生 研究生招考 对口单招 成人高考 自学考试 非学历证书考试 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 留学快讯 留学服务 留学规划 访问学者 留学语言 留学国家 留学生活

美国

英国

澳洲

加拿大

韩国

新加坡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日本

新西兰

其他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日本 澳洲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新西兰 韩国 新加坡 其他

脱欧公投结果:英国彻底跟欧盟说再见

2016/9/23 9:47:38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英国

  根据最新公布的投票结果显示,在此次英国欧盟公投中,支持脱离欧盟的票数突破17,410,742,得票率达到了51.9%,从而表明脱欧派获得了胜利。这意味着英国有可能成为欧盟成立以来第一个退出的国家,但这个退出的过程需要至少两年时间,有分析认为这个过程甚至可能持续至英国下次大选时,即2020年。

  英国脱欧对中国的影响

  对中国而言,虽然英国脱欧并没有直接对中国造成冲击,但由于中英、中欧乃至英欧在贸易、金融等领域联系紧密,中国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影响。

  “脱欧”会弱化英国作为中欧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英国是中国进入欧洲市场的主要桥梁之一,无论是在政治或是经济方面,英国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如:第一个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欧洲国家,第一个与中国合作开发核电项目的西方发达国家,一贯积极支持中国自由市场经济地位,充当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平台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讲,英国较其他欧洲国家更积极地推动并深化了中国在该区域内的合作与发展。所以,中国更期盼一个团结的欧洲,而非分裂,尤其是不愿看到因“脱欧”而导致双方均被削弱的“双输”局面。因此,如果“脱欧”,英国在区域以及全球的影响力在短期内将受到影响,原本作为中欧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也会下降,在此情况下,中国将不得不调整战略,以适应新的环境。

  “脱欧”将迫使中国转移部分对英国的投资。近年来,中国对英国的投资深度和广度逐步拓展,如购买巴克莱银行、英国石油公司、维他麦(Weetabix)、英美资源集团以及泰晤士水务公司、希思罗机场和曼彻斯特机场的股份等;中广核斥资60亿英镑(持股33.5%)投资并参与英国欣克利角核电项目建设等。援引国际法律事务所品诚梅森的数据,预计中国会在2025年前投资1500亿美元用于英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果英国脱欧,预计中国会调低在英国的长期投资,因为中国将不能再借助英国而拥有进入欧盟市场的通道。同时,相信其他国家也会基于同样的考虑而采取类似行动。

  “脱欧”将促使已在英投资企业被动调整经营战略。中国企业在英国的投资一般有以下几类:一是投资银行证券、电力能源及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收购英国企业包括品牌;三是在英国设立总部,面向欧洲市场出售产品;四是在英国设立研发中心,类似华为。因此,如果英国脱欧,原本可以共享的“单一市场”通道将消失,原本以英国作为跳板面向欧盟的贸易往来、人员流动、金融融通等也不再如往昔般自由通畅。预计很多中国企业会调整原本“背靠英国、面向欧洲”的经营策略,他们在英国的总部也可能会迁往其他欧盟成员国。

  “脱欧”将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英两国多年来在金融领域的合作紧密丰富、独一无二,尤其是英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2013年,英国成为首个与中国人民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西方发达国家,2014年10月英国成为首个发行人民币国债的外国政府,人民币首次纳入英国外汇储备。当前,伦敦证券交易所已推出35种人民币债券,人民币外汇交易在过去4年中增长6倍,2014年整体外汇交易额同比增长143%,日均交易量达到615亿美元;2014年底伦敦人民币存款达到200亿元。英国在领跑人民币产品创新、助力人民币纳入SDR、促进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央行副总裁安德鲁·贝利曾表示,离开欧盟,伦敦将失去保持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权利。因此,如果英国脱欧,伦敦作为全球顶级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或面临挑战,这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产生一定影响。

  “脱欧”将影响中欧贸易、投资谈判进度。当前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出口方面,欧盟是中国第二大出口经济体,2015年中国对欧盟出口3560亿美元,其中对英国596亿美元,占比16.7%,仅次于德国。进口方面,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进口经济体,2015年中国从欧盟进口2089亿美元,其中从英国进口189亿美元,占比9%。贸易差额方面,2015年中国对欧盟顺差高达1471亿美元。当前,中国与欧盟正就自由贸易、投资协定等展开谈判,而在欧盟内部,英国一直积极支持并推动中欧贸易自由化进程。因此,如果英国脱欧,其原本对欧盟决策的影响力将大打折扣,短期内中国与欧盟的上述谈判进度或受影响。

  不过,根据2009年的里斯本协定,即便英国决定“脱欧”,也需要两年左右时间才能完全退出。在此期间将启动一系列磋商,讨论退出安排并重新界定未来英国与其他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因此,英国脱欧后究竟对英国、欧盟甚至全球经济有何影响,还有待未来双方新的关系如何界定。所以,中国当前需要紧密跟踪和重点研判的是:假设英国退出欧盟,英国将选择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协议或条约,去维持与欧盟的关系。中国能否在后续“新英国-欧盟”关系中找准自身的定位,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种新型平台探寻出最适合中国自己的双边、多边协作关系。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