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首页 普通高考 中考招生 研究生招考 对口单招 成人高考 自学考试 非学历证书考试 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 留学快讯 留学服务 留学规划 访问学者 留学语言 留学国家 留学生活

留学评估

高中留学

本科留学

研究生留学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日本 澳洲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新西兰 韩国 新加坡 其他

美国名校偏爱什么样的学生:看重“业余爱好”

2016/8/26 21:52:36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高中留学

  哈佛、耶鲁这些名校是很多学生向往的地方,这些名校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和成绩相比,学生的个性、潜力与业余爱好似乎更为重要。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的报告显示,在2015年美国名校录取的新生中,78%的学生有慈善活动经历,66%有体育方面特长,做过学生会干部的占41%,有音乐特长的占37%,在科学竞赛中拿奖的占34%,有戏剧表演特长的占21%。

  “成绩好是必备条件,突出的个性也必不可少。”谈及课余爱好的重要性,纽约州波基普西市的瓦萨学院招生官员迈卡·西贝尔(Micah Sieber)告诉《纽约时报》,“学校看重的不仅是你的考试分数是否够高,他们还想知道,一个学生进入一所大学,能给学校带来哪些裨益。一个人的爱好是反映其生活面貌的绝佳指标。学生的课外活动成果,如歌剧、社区服务等,都是学校评价学生的依据”。

  对中国学生来说,“课外活动”这个词既熟悉,又陌生。在美国,“课外活动”通常是指学生们在学校之外参加的各种能够显示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的活动。这些活动需要积极行动——像看电影、听音乐会这样的消遣,显然不能作数。

  事实上,美国大学除了看重学生的成绩,也对他们是否有“业余爱好”感兴趣。“大学更欣赏能积极利用课余时间的申请人。”西贝尔说,“无论是参与广告宣传活动的正式实习,还是为父母的朋友做助理整理信件,这些经历能反映出学生是如何把所学的技能和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

  在美国“十校联盟”之一的希尔中学校长扎卡里·G·雷曼(Zachary G。 Lehman)看来,学生除了学业成绩优异之外,还必须“是个有特点的人,能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有恒心、有热情”。他告诉英国《每日电讯报》,“高分的学生永远是不缺的,所以你的分数要非常高才有可能跻身于被考虑的范围之内,同时还要有特长及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让你在所有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业余爱好:进入美国大学的敲门砖

  西贝尔指出,面试时,大学更倾向于录取能让人出乎意料的学生,喜欢那些有趣、充满活力的学生。“无论是创建博客、开办公司、摄制电影、录制歌曲,还是举办科学展览,学校都会重视个人的努力,因为这些活动能显示出学生具备领导潜力。”

  希夫·萨库加(Shiv Sakhuja)是新德里现代学校的一位“电脑高手”。14岁时,萨库加购买了第一台苹果电脑——一台2007年款的iMac。很快,他就被这台电脑迷住了。不久后,他的朋友和家人开始把他称作“Mac专家”。随着苹果电脑在印度越来越流行,他开始为其他Mac用户答疑解惑,提供咨询。

  2008年,萨库加建立了“controlyourmac.com”网站,把对用户的答疑放在这个网站上。这个网站不断壮大,最初只提供有关Mac的信息,而后发展到对所有苹果产品和软件进行评测。目前,每天约有1200名用户访问该网站。今年早些时候,希夫开发了电子邮件软件,现在,这款软件已经成了Mac的应用软件。

  “我正在申请美国和印度的学校。”他说,“不过我想,在美国大学的申请书中提及我创建的网站,有助于表达我的个性。”

  “学生们做了什么,真的没什么特别的关系。”西贝尔说,“我们考量学生的实习经历时,真正想要了解的是学生确实做了额外的工作,他们真正参与了与自己热爱的事有关的工作。我们没有确定的要求,所以不会仅仅根据他们的工作职责就偏爱某一个学生。我们把学生当作个体来看待,会关注他们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申请美国大学的学生中,很多都有出众的G.P.A。和考试成绩。简历和申请书中的专长会帮你脱颖而出。难怪《纽约时报》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不管是参与实习、参加俱乐部活动,还是周末在生日派对上演出魔术,花些时间做你喜欢的事情吧。无论你的兴趣和爱好有多古怪,它们都可能最终助你一臂之力。”

  社区服务和俱乐部为申请大学“加码”

  无论是录取竞争激烈的美国名牌大学还是普通大学,社区服务在学生的履历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哈佛2015年录取的学生中,78%的学生从事了社区服务。

  许多学校希望看到学生每年在社区服务中贡献的时间不低于50小时;而对于社区服务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你喜欢打棒球,那你可以去给小球队做助理教练;你喜欢弹钢琴,那么可以去欠发达地区义务教授钢琴课程。
  如果学生能意识到自己所在社区的现有问题,学校往往会对此表示赏识。“我们很欣赏参与服务性学习活动的学生。”西贝尔说,“就像实习经历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一样,这类工作能表明学生乐于回馈社区,我们很重视这一点。”

  除此之外,俱乐部活动(如跨文化交流组织、多种信仰研习小组、异性恋同性恋大联盟、残障学生互动会等)也是受大学招生官欢迎的项目,毕竟,现在校园中最为热门的话题就是校园生活的多样性。

  “我们认可所有俱乐部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活动都算数。”西贝尔说,“我们通常更喜欢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有限的几个俱乐部上,而不是在很多项目上浅尝辄止。因为那样能表明他们真的对自称爱好的活动很投入。”

  如果你在组织中担任过特别的角色,会有积极意义,比如担任俱乐部主席或财务主管。不过,西贝尔说,“即使只是普通成员,参加俱乐部的经历也同样有意义”。

  “学生们应该参与自己热爱的项目。”西贝尔说,“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个人的兴趣有多么热衷,而不是他们关注的是什么问题。学生们真的在乎他们参与的活动,并且积极参与其中,在我们看来,这就够了。”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