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瑞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所在位置:美国,
学校设置类型:综合性大学
创建时间:1919年
学历:本科 研究生 MBA
学校性质:公立
学生人数:39984人
院校地址:UCLA Undergraduate Admissions and Relations with Schools (UARS) 1147 Murphy Hall, Box 951436 Los Angeles, CA 90095-1436 电话:(310) 825-3101 Email: ugadm@saonet.ucla.edu
学校中文网址:http://meiguo.jszsks.cn/school/9868/
据教育部门统计,今年全国的应届毕业生699万,创下历史新高。加上往年未消化仍有就业需求的人员,今年求职者超过700万,人数“超过香港人口、接近瑞士全国人口”。与毕业生人数上涨相反的是,用人单位的就业岗位却比往年“缩水”,所以今年也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目前也是留学生集中毕业时期,随着留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也没有往年乐观,学子面临两难:在国外难以就业,回国内薪水偏低。那么,留学归来的学子该如何下好就业这盘“棋”?
现象:留学生就业遇窘境
10年前在法国留学的林先生回忆,当年他法国学业毕业,回国求职非常容易,“那时候海归不多,因此还比较‘抢手’,回国参加高级人才招聘会,一下就被好几家外企相中”。
林先生的侄子小林4年前赴加拿大留学,就读于工商管理专业。今年3月,小林学士毕业,他首先考虑在加拿大找工作然后办理移民。从年初开始,他在加拿大向不下20家公司投简历,虽然得到了不少面试的机会,但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回音。无奈的小林只好把择业的眼光投向国内。
回国后,小林去国内一些企业应聘,但这些企业开出的薪水不高——大多数职位的月薪才2000元。小林的父母觉得不满:儿子去加拿大4年,各种费用超过100万元人民币,要是去做薪水才2000元的工作,读书成本与就业薪金差距太大,根本不划算。
找来找去,小林都无法找到预期的职位——年薪10万以上,因此,他只好“候着”,“或许会选择创业,自己开公司”。
虽然毕业于名校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但学子小程依然觉得,找工作让他心力交瘁。
小程今年5月毕业,学的是机械工程专业。但是,从去年底直至今年毕业,小程向美国多家企业投简历,都没有获得令他满意的职位,只有一些小公司愿意录用他,却因发展空间不大被他拒绝了。“接下来打算回国先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申请出国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