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试主义挂帅下,音乐艺术类常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被牺牲,但美国最近一份研究指出,如果孩子从小就学音乐,除了陶冶性情之外,最近美国科学家更发现从小就学习音乐的人比一般人有更多的创意及肢体协调能力,甚至他们的脑部开发也比一般人多。
根据2013年11月25日教育週报(Education Week)的报导记载, 2013年11月美国神经医学会议(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meeting)一篇关于音乐教育与大脑连结的研究报告指出,建议学生利用学习音乐来帮助认知发展。因为在练习及表演的过程中有相当多繁複的程序,这可增加脑部各区域的联繫,像是创意区、决策区、複杂记忆区,以及提升同时处理各项感官资讯的能力。研究也指出越早接触音乐教育对脑部发展越有帮助(Education Week, 2013)。
哈佛医学院的音乐与神经(Music and Neuroimaging Laboratory 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研究主任Gottfried Schlaug表示:「很少有其他的学习经验像学习音乐这样全面性,不只要求感官注意力统合,还要加入情感,与他人合作,在过程中还得立即提供他人回馈,这整个过程都在激发大脑各区不停的作用。」(Education Week, 2013)。
加拿大蒙特罗大学(University of Montreal)神经研究实验室的研究团队曾经测试15个拥有10到25年经验的音乐家,以及15个同年纪的一般人,针对感官刺激过程做研究。参与者被要求当听到音乐的时候,需同时回报他们手指的「触觉」。实验结果发现,有经验的音乐家还会同时读取音乐,感受音乐的震动,比起一般人,他们能分辨更多也更精準的感觉跟听觉(Education Week, 2013)。
无独有偶,在北京师範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认知神经学习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Learning)的其他的试验中,测试了48个19-21岁,曾经在3-15岁时学习音乐至少一年以上的年轻人。研究者发现在7岁以前就接受过音乐训练的人,脑部开发明显比其他一般人多,尤其是语言区与执行功能区(Education Week,2013)。南加大(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实验室也针对洛杉矶青年管絃乐团(Youth Orchestra Los Angeles.)的孩子进行一项长期的实验。他们给予低收入的孩子免费的乐器及训练。研究者对这些孩子从六或七岁开始,进行为期五年的追蹤。他们追蹤这些参与每天两小时、一周五天的团体音乐学生几年后的发展,与同样年纪也接受高密度运动训练的学生相比较,记录并分析这些学生创造力与音乐技巧的相关性(Education Week, 2013)。透过这样的追蹤,结果除了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