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外国留学生走进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
——北京四中国际部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举行
留学生正在学习品茶。
学习中国绘画是留学生很喜欢的活动。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出国留学 wwww.jszsks.cn)当俄罗斯姑娘克里斯蒂娜用柔美而标准的中文发言时,全场鸦雀无声,随后便爆发出热烈的掌声。10月8日下午,在北京四中国际部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上,克里斯蒂娜代表来自25个国家的近200名外国留学生,感谢北京四中教师多年来的辛勤付出和培育之情。
2003年9月新学期开学,北京四中校园迎来了8位小留学生。他们有时和中国同学一起上课,有时则单独上课。北京四中国际部主任李树明回忆说,面对大多数是汉语零起点,不会讲汉语、英语也不太好的小留学生,老师们当时很紧张,“第一个月都没敢让他们自己出校园,怕走丢了”。
很快,老师们认识到,把这些外国学生关在校园里肯定学不好汉语,更别说其他科目的学习了。“要让留学生学好汉语,我们的教学必须符合语言学习规律,要敢于把学生放出去,并且应该有适合小留学生的教材”。
慢慢地,留学生们的课堂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搬进了食堂、宿舍、超市、胡同……从认识食物、菜谱、购物等开始,通过边学边用,学生们的汉语水平很快提高了。学校还把所有留学生都编入中国教学班,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间操、体育、美术、计算机等课程,同中国学生一起参加运动会、舞会、各种比赛等全校性活动。汉语达到HSK6级以上的留学生,则可以完全插入中国教学班就读。
“留学生最大的难关是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就潜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因此,我们不仅为留学生开设书法课、茶艺课、武术课、戏曲欣赏等,更是大胆地打开校门,让学生们走到自然中去,走到历史中去,走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去”,李树明说,目前已有70%的外国留学生实现了插班学习。
国际部教师还为单独编班的留学生编写了“汉语起步”、“汉语基础知识”、“初中、高中学历教育系列教材及配套习题集”、“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