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华侨报16日刊文称,日企对录用外籍人员日渐积极,但外国留学生在日企水土不服,纷纷成为流水兵。文章认为,日本企业的一些“怪象”不除,其筑巢引凤招来的外国留学生就是流水的兵,日企需要做的工作还多着呢!
文章摘编如下:
日本求职信息网站“Recruit Career”近日开展了一项以“录用5名以上应届毕业生的企业”为对象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0.9%的企业在2014年录用新人时采用了外国留学生,30.5%的企业计划录用2015年毕业的留学生,显示出日企对录用外籍人员日渐积极。
进军海外市场,始终是日本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可是由于地域、语言、文化的不同,日本企业以前在扩展海外市场方面所采取的方法多是聘用投资目标国的人才就地管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人才对企业文化了解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实施企业战略。而现在,更多的日本企业开始尝试在日本本部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做法,对其培训一段时间后,再将其派往留学生所在国进行商业拓展。
这一做法很好地解决了企业、人才相互了解不够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使企业文化更加多元化、国际化。可是,满心欢喜进入日企的外国留学生却频频遭遇“四大怪象”,原本志向满满的人工作一段时间后又快速“逃遁”。外国留学生在日企水土不服,纷纷成为流水的兵。
怪象一,“加班文化”难理解。在日本,有三成上班族每周工作时间超过49个小时,而在美国和法国等欧美国家,这个比例仅为一成多。“做完了分内的工作后按点下班,却被批评为‘不努力’、‘应留下来学习’。公司内部受表彰者也多为加班至深夜的人而非业绩出众者。”日企当中的“加班潜规则”着实让很多留学生不能理解。
怪象二,“论资排辈”难接受。长期以来,日本企业在用人方面一直采取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在这种制度下,员工只要踏实工作,到了一定年龄就可得到升职。尽管有人指出这种制度对增加员工的安全感、归属感发挥了积极作用,可在许多留学生看来,“才干大小不重要,听话老实职位牢”的用人制度却是对其进取心的一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