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首页 普通高考 中考招生 研究生招考 对口单招 成人高考 自学考试 非学历证书考试 出国留学

出国留学 留学快讯 留学服务 留学规划 访问学者 留学语言 留学国家 留学生活

美国

英国

澳洲

加拿大

韩国

新加坡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日本

新西兰

其他

美国 英国 加拿大 日本 澳洲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新西兰 韩国 新加坡 其他

想通过留学获得加拿大移民资格的难度大大增加

2016/9/23 21:33:0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加拿大

  出国江苏招考网3月24日讯 加拿大的“快速移民”(Express Entry,以下简称EE)政策已经从1月1日起实施,对于许许多多刚从加拿大大学毕业的国际留学生们来说,这个新政策在现阶段大大增加了他们申请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的难度。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你在2008年来加,那个时候面对的是联邦将国际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签证最长延迟至3年的好消息。一时间,留学生转移民较传统的技术移民有了更多优势,因为他们可以在未找到工作的情况下先申请工作签证留在加拿大,找到雇主后,如果所选择的职业符合相关要求,就可以通过加拿大经验类(CEC)或省提名计划类别来申请移民。

  到了2013年11月份,加拿大移民部(CIC)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宣布:厨师、行政等六种职业不再符合CEC的要求,且该政策次日起生效。之前不少留学生为了能顺利移民而选择上述专业作为自己的求学目标,新政一出,很多人不得不连夜重新选择。我认识的人中,就有已经上了一年的厨师,却只好再申请其他专业从头学起的,平白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

  好了,等你改好专业,心想这下子终于满足CEC要求了,再熬熬就可以申请移民了,结果新的EE通道一来,又被纳入了更大的一个竞争性的池子里。

  是放松限制还是加剧竞争

  EE通道将联邦技术移民计划(FSWP)、联邦技工移民计划(FSTP)、加拿大经验类移民(CEC)以及部分省的省提名移民计划(PNP)全纳入其中,申请人需根据新的评分系统进行自动排位,符合条件的候选人才能被邀请进入移民申请程序。

  这个新的计分系统总分最高为1200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因素,占到600分,另外600分只给雇主已获得“劳动力市场影响评估(LMIA)”的申请人或获得省提名(Provincial Nominee Program,简称PNP)的申请人。

  截止3月21日,经过5轮抽选,已有5214名申请人获邀申请永久居民。前4轮的最低分数为735分,意味着所有成功获邀者均有600分的加分项,第五轮最低分数大幅下降至481分,意味着已经有非LMIA或PNP者得到了邀约。

  这就涉及到几个不得不说的问题。

  首先,加拿大政府这么频繁地调整国际学生转移民的政策,出发点是否站得住脚? 背后有哪些政治的考量?

  虽然受邀者的最低分数已经降到了600分以下,但如果有LMIA或PNP提名,将在移民竞争中占据非常巨大的优势。

  LMIA源于2014年加拿大临时外劳制度的改革。政府一方面将原先的“劳动力市场意见书(Labor Market Opinion,简称LMO )”改为LMIA,另一方面,将高薪及高技术的外国劳工(一般针对加拿大的伙伴国,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国度)划入一个名叫“国际流动项目”(International Mobility Programs,简称IMP)的类别,雇主可以不用申请LMIA,直接招人。

  留学生不需要LMIA就可以获得工签。但如果需要LMIA加分才能移民的话,由于留学生缺乏丰富的对口工作经验,雇主不一定能如愿通过该评估。因为为了避免对本国劳动力市场造成冲击,加拿大政府规定:雇主想成功通过评估,必须在加拿大人力银行(Job Bank)上查找这一职位在雇主所在地区的平均工资,且在加拿大境内刊登最少连续4周的招聘广告。

  简单地说,就是你要竭尽全力证明:你所从事的工作,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做不了或不愿意做,你的老板只能找你来做。从这个角度讲,得到优先移民权利的反而是通过LMIA评估后来加,有一定当地工作经验的临时外劳。

  另外一个可以加分的途径是省提名这条路径。加拿大各省有自己的提名计划,其中部分已并入EE通道。走PNP渠道,最大的问题是提名数量有限。以安大略省为例,今年的省提名计划配额较去年大为增加,但总数也仅仅是5200人而已。而每年从安大略全省大学、社区学院毕业的符合条件的留学生,恐怕都不止这个数。

  由于目前EE通道仅实行了3个月,因此未来还会有很多变数。但即便不需要LMIA及PNP作为加分项,所有的受邀人也将按个人资质及未来的成功机会进行排序。在以往,只要分数合格,当年还有名额,便有机会获批移民,现在,首先要符合条件才能进入池子,之后还要通过竞争才能脱颖而出,相比之下难度大大增加,并且突出雇主导向,以及优中选优原则。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移民政策变化还与国内政治格局密切相关。联邦保守党2006年上台以来,屡屡拿移民政策开刀,但今年是加拿大的联邦大选年,一旦执政党更换,未来移民政策也有调整的可能性。

  其次,这种没有连贯性的调整,逻辑上是否合理?情感上是否让人可接受?

  留学生是不是必然或者理应比其他类别的申请人享有优势?有的人认为,留学是留学,移民是移民,两种签证完全是不同的性质,加拿大政府又不欠留学生什么,自然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

  但话说回来,出国留学,可以去的地方很多,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加拿大?根据加拿大《世界日报》的统计,2012年加拿大的国际留学生总数达到265377人,其中来自中国的学生约三成,占留学来源国之冠。而2013年,国际学生总数达到约30万人。这里面的很多人之所以踏上加拿大的土地,很难说不是被加拿大政府前几年大力宣扬的较为宽松的留学转移民政策所吸引。



  新政实施后,那些没有能力,只会混日子的留学生固然会理所当然地被淘汰,可那些真正愿意吃苦、并且为此精心准备了很多年的孩子,也可能因此受到打击。毕竟,游戏规则制定在前,突发调整在后,几乎没有给申请人应变的余地。

  最后,将留学生从移民的优势群体转为非优势群体,是否真正符合加拿大的利益?

  和欧洲很多国家不同,加拿大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因此不存在卡移民数量的问题,政府真正想做的,其实是通过过滤不同的申请群体,来达到某种平衡。这就涉及到职业、人种、经济实力、适应能力等很多方面的考虑。

  雇主导向有助于满足本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人种问题上不了台面。经济实力上,对于投资类移民,政府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钱多,要真正投资,要创造就业机会。但在适应性上,作为已经在加拿大生活多年的国际学生,无论是在教育背景上还是在工作经历上,其实理应较其他形式的移民更能适应加拿大生活。

  也有人说,邻居美国,从F1(学生签证)到OPT(实习身份)到H1B(工作签证)到绿卡,过程更艰难,成功率更低。《华尔街日报》曾做过一次统计,从美国大学毕业后,马上或一年后(OPT时间)回国的留学生比例高达72%。为什么骂声没这么大呢?

  很简单,美国一开始就把口子收紧,而近几年逐渐低龄化、普及化的留学生群体,大多数并不属于美国迫切需要的人才范畴。不给人过分的期待,自然也没有深刻的失望。

  对加拿大而言, 快速移民通道的设计较以往更具效率优势和明确的就业导向;对于广大留学生而言,不够优秀,或够优秀却不符合加拿大的用人条件,被淘汰也是意料之中。

  唯一的问题,恐怕是加拿大政府该如何维系政策的连贯性,让申请人对未来有更大的可预期性,并能为此做出有效、连贯的努力。

  出国江苏招考网及时为您更新最新留学资讯,点击Ctrl+D收藏本页了解更多最新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

    暂无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