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教育部的数据称,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比2013年增28万人,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江西则有近25万高校毕业生,也比2013年有所增长。
记者调查发现,在就业难的当下,江西还有大批留学生涌入回国求职队伍。当海归光环逐渐褪去,留学生正面临“国外难留下、国内竞争大”的尴尬处境。
难留国外学子纷纷回国
宜春人漆碧天留学韩国,即将研究生毕业,她决定回国找工作。“什么专业在韩国都不好就业!要留在那就业不容易,很多大学生只能在烤肉店打工。”
刘宏远是上饶人,高中毕业后就去了英国艾克塞特大学读工商管理。离毕业还有一年多,他早就做好回国工作的打算。“留在英国找工作竞争压力很大,一般都不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且都不太体面。”
同样在英国留学的曾林佩目前已回到家乡南昌,经过三轮面试一轮笔试,终于可以签约北京银行。她认为:“留在英国有很多限制条件,得异常优秀才行。”
时光倒流二十年,海归毕业生回国可能意味着“高薪”、“外企”、“体面”职业。而如今,顶着洋文凭求职的年轻人发现,“海归”身份已经风光不再。
“现在留学生一抓一大把,海归早就不稀罕。”曾留学韩国、现在南昌工作的廖青告诉记者。
她的话得到了南昌市一家公司人事部门工作人员的印证。“这些年招聘,我们感觉留学生求职者日渐增多,100多个毕业生投简历,其中往往就有十几个有海外教育背景。”该工作人员称。
“留学生没有很大的优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廖青不觉得自己的留学经历能给就业增加筹码。当初她专科毕业,意识到自己的学历缺乏优势,想到了出国留学。回国后,她心仪的职业是公务员,可一连考了几年都没戏,现在的她在南昌收入并不高。她说:“留学经历只是增加了人生阅历,我很多在韩国的中国同学都选择了回国就业,但大家找工作纷纷碰壁,混得好只是少数!”
曾林佩在大学毕业后去英国读了一年的研究生,学的是